搭档
  殷陶此言一出, 五爷反而沉默了下来。
  殷陶见五哥双手捧着茶盏,低着脑袋垂着双眸, 突然就腼腆了起来, 活像个手足无措的小媳妇。
  殷陶忍不住勾起了嘴角。
  这是对自己多没有信心啊!
  殷陶拍了拍五爷的肩膀,对着他鼓励道:“从前我托五哥打听的事情从来没有出岔子,每次我有什么事情要查, 从来都是第一个想起五哥。还有之前五姐姐的婚事, 若不是五哥力挽狂澜,恐怕五姐姐也不会有如今这般好的日子……这些都是五哥的过人之处。”
  所以五哥你就莫要信心不足了, 起码在探寻事情真相方面, 整个皇家里头, 你要说自己第二, 没人敢认第一。
  五爷被殷陶这番话彻底感动到了, 他从来都不知道, 原来自己在十二弟心中形象竟然如此伟岸。
  不过……
  五爷一想到还要去四哥那边讨差事就有些心里头没底:“十二弟你觉得我合适,不知道皇上会不会觉得我也合适。”
  殷陶对着五爷笑了笑:“会的。”
  新帝登基,朝中各个部门都需要有个定海神针, 刑部是得罪人不好干的部门, 四哥会想找一个和朝局牵扯少、没有私心的且身份够得上的人压阵, 而五哥正好符合这所有的条件。
  殷陶对着五爷建议道:“不如五哥你上个折子看看?说句不当说的, 反正四哥已经是皇帝了, 被皇帝拒绝的人山了海了去了, 就算被拒绝了也不丢人。”
  以前皇阿玛在位的时候, 五哥也没少被拒绝和忽视。
  “十二弟说得有理。”五爷听得连连点头:“我回去就写。”
  钦天监算好了日子后,四爷就在雍正元年年初正式登基为帝,这也标志着属于雍正帝胤禛的时代正式来临。
  四爷上位后, 兄弟们为了避讳都改了名字, 殷陶玉牒上的名字也变成了允裪。
  殷陶并不排斥这次的改名,前世的妈妈刚好就姓云,“云陶”听起来也是蛮好听的。
  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封诰。
  上一辈里,先帝德妃乌雅氏成了当之无愧的太后,贵妃佟佳氏晋皇考皇贵太妃,定妃万琉哈氏晋皇考定贵太妃,和妃瓜尔佳氏晋皇考和贵太妃,几个和四爷交好的小阿哥的母妃由嫔位晋位妃位,其他惠妃等都是原地升格,保持太妃不变。
  一众兄弟当中,先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慧真法师封理亲王,七爷、八爷和十三晋位成了亲王,其他暂时没有变动。
  四爷原来跟殷陶承诺说要把安安封为固伦公主,但是依着清朝制度规定,只有皇后亲生的嫡公主才能理所当然获得皇家固伦公主的封号,其他的公主想要破格获得固伦公主封号需要有正当理由,比如嫁去蒙古多年的三爷的同胞姊妹荣宪公主,比如为蒙古地区发展和朝廷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恪靖公主等。
  按理说,安安留京没有嫁去蒙古,属于并未有功于朝廷之人,本身是不该被封为公主的。可四爷一片好意盛情难却,殷陶不忍心拂了四爷好意也只得接受下来,但内里还是觉得封固伦公主是在太过招眼,就算是为着安安好,也不能弄得太过高调。
  四爷明白殷陶一心为着女儿的心思,老爷子给小姑娘起名作“安安”,想来也不求她一生多少大富大贵,而是希望她能平安顺遂。
  四爷只好作罢,最终给了安安和硕端和公主的封号,又封了自己膝下二格格和十三等几个兄弟家的女儿接进宫来,各家世子也都享贝子待遇多有封赏。
  理亲王只在康熙离世之时入宫去灵前磕了头上了香,后来便一直在家为康熙诵经,没有再踏入宫门一步。
  毕竟他身份实在敏感,稍有偏差之处就会给朝中人以错误信号,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和后果,也只有他主动避让一些,才能叫大家都好,也让皇阿玛走得放心,不必为他们的事情在天上继续费心劳神。
  并不是朝中所有皇子都有理亲王这般明白通透。
  廉王府前院书房内,九爷将满满一小匣银票搁在八爷桌上。
  “八哥刚刚封了亲王,手上事情多,手下人又不少,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,做弟弟的也帮不上你什么忙,八哥万万莫要跟我推辞客气,只管收下便好。”
  八爷知道九爷是诚心过来送钱的,谢过他之后便拉着他坐了下来。
  八爷刚刚获封廉亲王,虽然他对于这个爵位表现得并没有多少喜悦,但九爷还是要跟八哥道喜的。
  不想八哥却根本不认同这是一件喜事,认为皇上这并不是对他他好,而是虚情假意安抚人心,等朝局稳定之后再秋后算账,早晚都是要搞事情的,他必须先下手为强,不能掉以轻心反而着了皇上的道儿。
  九爷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  虽然觉得八哥说得有道理,但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对。
  新君刚刚即位,正是用人的时候,若是八哥当真愿意服软,像当初对先帝一样对着四哥那般敬重,想来四哥也不会赶尽杀绝的。
  他可比不得八哥那般“有骨气”,八哥都封了亲王还这般不满意,要是四哥也能他一个亲王,他当即服从四哥所有指令和决定,指哪儿打哪儿绝没问题。
  不管怎么说,四哥还是给足了八哥面子,让他跟诸多辅政大臣一般待遇,先是被授为理藩院尚书,又让他接管了工部的一应事务,说明四哥心里头还是想用他的。
  四哥给八哥封亲王,八哥说是阴谋,如果四哥不给八哥封亲王,估计八哥这会子早就闹上了。
  封了不满意,不封更不满意,这事也挺难办的。
  先帝在位的后几年里,十爷成了朝廷和蒙古各部的“通讯员”,时常被先帝派遣去蒙古传旨和送赏。
  也因着十爷办这些事情办得比较不错的缘故,先帝临走前把他安在了理藩院,新帝上位后也一直没动十爷的位置。
  十爷最近依旧忙碌,且因为是新君上位,需要下发的旨意和赏赐只多不少,十爷刚过完年就带着福晋去了蒙古,再不好和八爷等人串联了。
  实际上,在先帝在位的后几年里,十爷便一直忙碌,很少与八爷九爷两个小聚了。
  八哥是因为从前针对四哥干了不少事情,如今总觉得四哥在处处针对自己,而老十相对来说不喜争抢,也从不锋芒外露,故而没怎么得罪四哥,四哥上位之后依然过得不错……
  想到这里,九爷突然有些郁闷,以前他也没少呛四哥,跟四哥当面对上的次数怕是比八哥还多,估计自己以后日子也不会太好过。
  正如殷陶所料,四爷得了五爷请求去刑部发光发热的折子后表示十分欣慰,颇有一种“吾家有弟终长成” 的想法在里面,大笔一挥便给五爷回了个“可”字。
  九爷从八爷府上出来,过来五爷这边看看,正遇上五爷第一天从刑部衙门下班回来。
  九爷刚刚被八爷洗脑过一阵儿,第一反应便是拉着五爷低声问道:“四哥这是又给你穿小鞋了?”
  “你想到哪里去了?”五爷白了九爷一眼,道,“贵太妃都去了十二弟府上颐养天年了,我就不能多干点事把额娘接出来啊?”
  九爷没想到五哥还有这么一番小心在里头,他想了想,对着五爷道:“额娘从前在皇阿玛跟前素来受宠,性子爽利,脾气也直,向来不愿委屈自己,想来也得罪了不少的人。如今皇阿玛不在了,若是任由额娘一直住在宫中,少不得要受从前那些仇家欺负。”
  五爷点了点头,对于九爷的话表示同意。
  九爷继续对着五爷表态道:“不瞒五哥说,我现如今情况也不大好,皇阿玛从前都不愿用我,四哥更不可能看好我什么。反正我现如今现在家中也没什么事情,不如我也帮五哥一把,到时咱们把额娘出了宫,你也别老让她待在你的府里,让她也去我府中时不时小住一些时日,五哥觉得如何?”
  五爷没想到九爷还有这个觉悟。
  他虽然擅长抽丝剥茧探寻一些事件内因和真相,但对于那些顽固而狡诈的犯人,素来心软的他很难严刑逼供问出什么事情来。
  而老九一向不是那吃素的,用刑什么的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半点心理负担,且老九素来嘴上不饶人,吓唬起人来一套一套的,两人一起搭档干刑部的活也算是相得益彰。
  九爷跟五爷一样,发愁去跟四哥要差事的问题。
  五爷虽然对着四爷有些忐忑,但真要逼到那时候了,让他给四哥上折子求差事也是无妨的。
  而九爷以前得罪四哥不少,是直接不敢到四爷那边去求差事的,最终到四爷那边去给老九求差事的任务落在了五爷身上。
  没过几日,四爷又收到了老五的奏折,说是老九愿意帮着他去刑部理事。
  四爷觉得十分惊讶。
  这一个两个的,都这么想要给他分忧吗?
  老五是先帝时候都使唤不动的那种,如今想着快些把宜太妃接出去,愿意主动办差可以理解。
  可老九不是一直跟着老八吗?且他跟老五关系也不好啊,怎么也动了这个念头呢?
  不过老五的人品他素来是信得过的,要不是老五过来替老九请命,四爷甚至以为老九是受了老八的唆使带着阴谋来的了。
  四爷问过殷陶和十三意见后,最终还是许了老五和老九一起去刑部理事。
  接下来的时间里,四爷发现,老九是真的想配合老五干事,有几件牵扯甚广的棘手案子都办得十分漂亮。
  相比于老五和老九的“贴心”,老八那边依然不消停,总是联系从前那些交好的朝臣跃跃欲试想要搞事情。
  就因着这事,四爷心里头老大不痛快,连续几天做什么都没心情。
  太后生辰这日,四爷在宫中设了一个简单的宴会,宫中女眷都去慈宁宫陪太后用宴,而他们兄弟几个则是在前头一起用餐。
  家宴上,四爷坐在上面,看着底下坐着的一众弟兄——
  三哥自从自己上位后收敛了许多,不管心里头愿意与否,表面上还是一副“忠君爱国”的伟光正形象,自然不会跟老八一起胡闹。
  老五和老九如今帮着自己干事,老十和老七一向好性儿,且都和十二交好,就算为了十二弟,也不会刻意和自己过不去。
  十四自从那次和十二弟一起深谈过后,也开始拥护自己这个兄长。
  小阿哥们自不消说,都是向着他这个四哥的。
  这么一看,几乎所有人都愿意站在他这一边,只有老八一个人格格不入像个跳梁小丑一样在那里蹦跶。
  想到这里,四爷瞬间就不介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