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天上掉了大馅饼!
武则天哈哈大笑,心情真是惬意之极,她根本没想到岳峰今天会说出这番话来。
她刚才说出那番话,原本想着岳峰能够顺坡下驴,今天这事儿便了了,以后武则天再逮着机会给岳峰一些补偿,权当弥补他今天受的委屈。
现在好了,岳峰竟然慨然迎战,其表现出的自信和从容,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笃定感,这让武则天高兴得很。
武则天高兴,其他的人则是惊讶,尤其是上官婉儿,她刚才心中十分得意呢!她小试牛刀,便让武家子弟内部分裂,从而把岳峰的事情给搅黄了,她觉得自己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,她幸灾乐祸着呢!
让她万万没料到的是,岳峰竟然没有顺坡下驴,而且还直接向格元辅叫板了,他敢接受来自格元辅的考验么?
上官婉儿有些懵,因为她知道岳峰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,倘若岳峰真有才学,他如何需要借助蹴鞠这样的手段来讨武则天欢心,从而得以受宠?
要知道但凡是有才学之人,无不是清高之辈,谁会像岳峰这般以溜须拍马为荣?还有,岳峰在弘文馆的那首诗,现在神都谁人不知,谁人不晓?那《山下一群鹅》的诗作让岳峰的名头几乎和不识字的御史侯思止并驾齐驱呢!就这么一个角色,竟然敢向格元辅叫板?
格元辅也惊讶得很,不过旋即他又大喜过望,心想岳峰不到黄河不死心,那正好他可以借此机会让这小子好好涨涨记性,让他知道读书人不可轻辱,当即他道:
“好,岳四郎你放心,今日有这么多人在,陛下自己又是大家,我也绝对不刁难你!我就按照明经科的水准来考你,倘若你能顺利通过,那我格元辅心服口服,绝对不会对陛下的授官有异议!”
大唐科举分为两种,一种是明经科,一种是进士科,相比起来明经科要简单很多,主要只是考儒家经典,而后便是口试,经问大义十条等等,一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,明经科考中没有问题。
而进士科则不然,进士科一共只取二十人,考进士科需要考诗词歌赋,另外还有政论,这些都需要对经典有很深的理解,死记硬背绝对不行的!有道是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,通过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明经科和进士科之间相差巨大。格元辅说只按明经科考岳峰,很显然他有绝对的自信!
武则天道:“好,朕也准了!格元辅,你是老进士了,在朝廷也算是一号人物,今日我看看你怎么出题!”
格元辅当即谢恩,而后将矛头指向了岳峰,他的第一道题便是针对《论语》出题,却竟然是考论语的上下句。他说上句,岳峰说下句。
这等题目对岳峰哪里有难度?别说论语岳峰前世就能背诵,就算他没有读过,他最近赋闲在家,也一直在用功读书呢!
最近他对前途颇为迷茫,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是真下了决心准备考个明经科呢!
岳峰倘若真没有下过功夫,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自取其辱呢?所以,岳峰也毫不客气,将自己肚子里学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展露了出来。
两人一问一答,从论语很快转移到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左传》、《诗经》,格元辅学识的确不俗,他越问越快,可是无论他怎么问,岳峰竟然对答如流,虽然这样的问题对现场的任何人而言都没有难度,但是毕竟在众多人的印象中,岳峰可是不学无术之徒,靠的是溜须拍马上位的!
还有,岳峰之前那首《山下一群鹅》的歪诗的确影响太大了,以至于大家都把他和侯思止之流划上等号了,现在岳峰竟然熟读四书五经,这哪里是侯思止之流能比的?
要知道大唐贞观时代可比不上明朝年间,从隋朝开始,其实是少数民族南下入主了天下,李渊的血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,大唐江山打下来之后,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光景,一直并不太平,因而读书人远远比不上明朝文人治国年代那般普遍。
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科举制度远远比不上明朝那般健全,因而读书人并不多,初通文墨便为官的人也不少,所以岳峰这样的能将四书五经通读,倒背如流之人就已经足够算是读书人了!
可是现在格元辅有些抓狂了,他第一类问题没有难住岳峰,立刻开始第二轮的问题,第二轮便是释义。岳峰虽然能背诵四书五经,可是他能够理解其精髓?
四书五经的释义比背诵要难度大很多,从古到今四书的解读都不同,到了宋明年间,理学兴起,程朱两人更是把四书的理解完全扭曲,让其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核心工具。
对这些历史演变岳峰可不陌生,但是今天他并没有刻意卖弄,只把眼下大唐的四书集注记载的注解融为一炉,当成自己的理解一一回答格元辅的问题。
这一下全场大惊失色,岳峰不仅能通读经史子集,而且还能释义,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,这等才学足可以过明经科了,格元辅实在是问不下去了,可是他脸上却又挂不住,正要问策论呢,武三思哈哈大笑,道:
“格元辅,本王劝你还是不用问了,再问下去倘若问出了一个进士来,今日陛下的赐宴恐怕要成为我大周朝的一大佳话了,哈哈!”武三思哈哈大笑,对格元辅是极尽嘲讽呢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她刚才说出那番话,原本想着岳峰能够顺坡下驴,今天这事儿便了了,以后武则天再逮着机会给岳峰一些补偿,权当弥补他今天受的委屈。
现在好了,岳峰竟然慨然迎战,其表现出的自信和从容,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笃定感,这让武则天高兴得很。
武则天高兴,其他的人则是惊讶,尤其是上官婉儿,她刚才心中十分得意呢!她小试牛刀,便让武家子弟内部分裂,从而把岳峰的事情给搅黄了,她觉得自己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,她幸灾乐祸着呢!
让她万万没料到的是,岳峰竟然没有顺坡下驴,而且还直接向格元辅叫板了,他敢接受来自格元辅的考验么?
上官婉儿有些懵,因为她知道岳峰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,倘若岳峰真有才学,他如何需要借助蹴鞠这样的手段来讨武则天欢心,从而得以受宠?
要知道但凡是有才学之人,无不是清高之辈,谁会像岳峰这般以溜须拍马为荣?还有,岳峰在弘文馆的那首诗,现在神都谁人不知,谁人不晓?那《山下一群鹅》的诗作让岳峰的名头几乎和不识字的御史侯思止并驾齐驱呢!就这么一个角色,竟然敢向格元辅叫板?
格元辅也惊讶得很,不过旋即他又大喜过望,心想岳峰不到黄河不死心,那正好他可以借此机会让这小子好好涨涨记性,让他知道读书人不可轻辱,当即他道:
“好,岳四郎你放心,今日有这么多人在,陛下自己又是大家,我也绝对不刁难你!我就按照明经科的水准来考你,倘若你能顺利通过,那我格元辅心服口服,绝对不会对陛下的授官有异议!”
大唐科举分为两种,一种是明经科,一种是进士科,相比起来明经科要简单很多,主要只是考儒家经典,而后便是口试,经问大义十条等等,一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,明经科考中没有问题。
而进士科则不然,进士科一共只取二十人,考进士科需要考诗词歌赋,另外还有政论,这些都需要对经典有很深的理解,死记硬背绝对不行的!有道是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,通过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明经科和进士科之间相差巨大。格元辅说只按明经科考岳峰,很显然他有绝对的自信!
武则天道:“好,朕也准了!格元辅,你是老进士了,在朝廷也算是一号人物,今日我看看你怎么出题!”
格元辅当即谢恩,而后将矛头指向了岳峰,他的第一道题便是针对《论语》出题,却竟然是考论语的上下句。他说上句,岳峰说下句。
这等题目对岳峰哪里有难度?别说论语岳峰前世就能背诵,就算他没有读过,他最近赋闲在家,也一直在用功读书呢!
最近他对前途颇为迷茫,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是真下了决心准备考个明经科呢!
岳峰倘若真没有下过功夫,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自取其辱呢?所以,岳峰也毫不客气,将自己肚子里学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展露了出来。
两人一问一答,从论语很快转移到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左传》、《诗经》,格元辅学识的确不俗,他越问越快,可是无论他怎么问,岳峰竟然对答如流,虽然这样的问题对现场的任何人而言都没有难度,但是毕竟在众多人的印象中,岳峰可是不学无术之徒,靠的是溜须拍马上位的!
还有,岳峰之前那首《山下一群鹅》的歪诗的确影响太大了,以至于大家都把他和侯思止之流划上等号了,现在岳峰竟然熟读四书五经,这哪里是侯思止之流能比的?
要知道大唐贞观时代可比不上明朝年间,从隋朝开始,其实是少数民族南下入主了天下,李渊的血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,大唐江山打下来之后,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光景,一直并不太平,因而读书人远远比不上明朝文人治国年代那般普遍。
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科举制度远远比不上明朝那般健全,因而读书人并不多,初通文墨便为官的人也不少,所以岳峰这样的能将四书五经通读,倒背如流之人就已经足够算是读书人了!
可是现在格元辅有些抓狂了,他第一类问题没有难住岳峰,立刻开始第二轮的问题,第二轮便是释义。岳峰虽然能背诵四书五经,可是他能够理解其精髓?
四书五经的释义比背诵要难度大很多,从古到今四书的解读都不同,到了宋明年间,理学兴起,程朱两人更是把四书的理解完全扭曲,让其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核心工具。
对这些历史演变岳峰可不陌生,但是今天他并没有刻意卖弄,只把眼下大唐的四书集注记载的注解融为一炉,当成自己的理解一一回答格元辅的问题。
这一下全场大惊失色,岳峰不仅能通读经史子集,而且还能释义,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,这等才学足可以过明经科了,格元辅实在是问不下去了,可是他脸上却又挂不住,正要问策论呢,武三思哈哈大笑,道:
“格元辅,本王劝你还是不用问了,再问下去倘若问出了一个进士来,今日陛下的赐宴恐怕要成为我大周朝的一大佳话了,哈哈!”武三思哈哈大笑,对格元辅是极尽嘲讽呢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