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7章 祥和喜庆
  紫禁城,养心殿。
  因为山海战事,本来大新年早已归家的文武大臣们,都跪在朝堂,静听将将抵达的山海电报。
  “——其战,将士上下用心,无不奋勇,参将陶伟泉在炮火临城时,依然昂然大笑,慷慨而死;虽城池被倭夷的利炮大火焚为废墟,然诸部将士寸步不退,死守山海防线安然如山。”
  “——,此战,阵亡士兵四百六十一人,哨长五人,参将一人,士兵多为死守城池,丧生大炮烈火,重伤三十七人,轻伤无数;粮秣,枪弹,损失尤为严重,粮秣,子弹还能从永平府粮库调拨,枪支却无从着落。——”
  一个老太监读完了刘坤一的战报,开始读李经方的战报。
  “——日军首先发动三个炮兵联队,近百门大炮齐轰高爆弹,榴散弹,如雨点落下,满城炮鸣;之后发动近万步兵攻击三城,战事险要时,一度登上三城城墙;幸将士齐心,拼死搏斗,日军见无法扩大战果,无奈主动退兵。”
  “——,三城阵亡一千一百零三人,重伤九十八人,副将蒋顺发,游击李大山,守备刘勇标,孙向道战死,副将梁永义被炸断右腿,范文礼和日军拼刺刀,腹部中了一刀,重伤!——”
  “——大量防御工事被炮火炸毁,三城内一片废墟,城墙数十处被重炮击中,损坏剧烈;”
  “日军退却之后,缴获步枪九百三十一支,俘虏十六人,城墙上格杀日军尸体清点四百三十具,东胸墙缺口附近清点日军尸体两百一十一具,此战估测击毙日军不下千人;勉强打成平手。然而,三城军队减员,尤其严重,——”
  老太监读完之后,殿内一片寂静。
  这事儿,只要是明白人,结合两封电奏,都听出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。
  倭夷兵大年三十的还不老实,先用大炮,然后出动上万步兵攻击关外三城,虽然最终没能得手,可是关外三城打得也极为惨烈。
  倭夷兵都登上了三座城池的城墙,在上面战死了四百多人,可想当时三城的凶险。
  至于刘坤一和山海关主城,不过是被倭夷兵‘年三十打草搂兔子’,被炮弹炸燃了城池,这四百清兵,估计不是被炮弹炸死,就是被大火烧死。
  这个事儿根本都不用正眼去瞧,倭夷兵明显在打关外三城,除非疯了心,在这个时候去分兵打山海主城。
  再瞅一瞅关外三城的损失和缴获,看一看关上主城连一个俘虏,一支步枪都没有缴获。
  事情的真相,就已经不言而喻了。
  众大臣都是长缓一口气,心里石头落地。
  却因为搞不懂现在皇上的心思,是大喜,还是大怒,都不敢说‘恭贺皇上’。
  按着刘坤一的说法是‘死战不退’。
  李经方说得是‘勉强打平手’。
  不过,山海关好歹总算是守住了。
  不然大伙儿也别想着过年了,赶紧回家收拾东西,准备逃跑吧。
  “何长缨,徐邦道,果然不负朕,还有战死的蒋顺发,李大山,刘勇标,孙向道,重伤的梁永义,范文礼!洋人领兵,果然也有着独特的犀利之处!”
  光绪皇帝沉重的脸色,终于露出了笑容:“水师之前一败涂地,丁汝昌畏敌,吓得连港口都不敢出来,换了洋人马格禄统领,立即敢扬波四海,而且打沉了倭夷的一艘大军舰,报了大东沟的血仇;这次山海防线虽然打得惨烈,然而终是守住了城池,寸地未失,就是大胜!”
  倭夷一战下汉城。
  一战下牙山。
  一战下平壤。
  一战下辽阳。
  一战下奉天。
  这些天,光绪皇帝焦虑的寝食难安。
  尤其是昨日得到倭夷数万主力到达山海关,光绪整夜都在龙床上辗转无眠。
  假如再一战下山海!
  那么?
  就在天近亮时,光绪才筋疲力尽,浑浑噩噩的睡着,结果还没睡一炷香,就被一个噩梦吓得大汗淋漓的醒来。
  今日山海一战,倭夷动用了百门大炮,上万兵力,甚至登上了城墙都被重新打了下去,在光绪看来,让他看到了阻敌于关外的希望。
  至少在今晚这个大年夜,他多少算是能勉强入睡了。
  “恭贺皇上,贺喜皇上!”
  群臣听明白了光绪的意思,连声恭贺,指着皇上早点结束朝议,大家各回各家,欢欢喜喜,热热闹闹,富富贵贵的过大年。
  只听着从紫禁城外传来的漫天鞭炮声,还有那一支支冲上高空爆炸的花炮爆响,满殿的大清重臣们,都一个个心急火燎的如同猫抓挠心。
  “洋人总统安格斯,副总统布鲁斯,还有分统伯特,卡尔,均与大清有大功;关外守将何长缨,徐邦道,夏青云等,都有大功,需议功重赏,战死的将领更要厚赏;关上刘坤一,白济,吴大澄,连顺,择情嘉奖勉励;由军机处暂拟。”
  光绪皇帝看着殿外渐斜的夕阳,觉得有此大胜,也该放臣子们回家过大年了,就开始下达圣意:
  “对于关上枪支粮秣的补充,军机处发文给王文韶,酌情补充;关外三城乃山海关防御重中之重,近日抵达驻扎在廊坊的李占椿15营皖南兵,丁槐5营苗兵,还有两江的两营清淮马队——”
  说到这里,光绪皇帝有些迟疑的思考。
  “启禀皇上,臣有奏。”
  翁同龢一听就急了。
  现在关外三城由李经方主持,里面又都是北洋皖省将领,而且太后又有了启用李鸿章的迹象;虽然李占椿和手下的两个分统都不是淮系,然而手里的大兵可都是清一色的淮人。
  这情形看着可是很不妙!
  “准奏。”
  光绪一看老师有话要说,顿时高兴的准许。
  “廊坊为京津中途重镇,和通州张家湾的程文炳,蓟州的董福祥,这三部兵马的三万大军,正好在京师东面扎了一个大口袋;事关大清万世基业,请皇上三思啊!”
  翁同龢越说越激动,老泪横流的磕头不止。
  “请皇上三思。”
  一群大臣一听老翁这么说,也都觉得边上的大兵自然是越多越安稳,都磕头齐呼。
  这些不讨喜的话,要是换一个人说,光绪一定勃然大怒的下旨把这个满嘴昏话的老家伙拖出去,也不管过年不过年,一顿棍棒锤个半死。
  然而现在这话出自满脸泪水的老师嘴里,光绪就只会感动的认为老师这是真的一心为他着想。
  “那就把两营清淮马队,调拨给何长缨指挥;再从汉纳根小站‘定武军’里抽出一千士兵,分给关外三城。”
  “皇上圣明!”
  翁同龢连忙磕头马屁。
  “皇上圣明!”
  满殿齐呼,一个个心里舒口气的想着,折腾了一天,终于能够回家过大年了。
  “啪,啪,啪——”
  在渐斜的夕阳里,满京城都是‘噼噼啪啪’的鞭炮声。
  整个京城都笼罩在淡淡的青烟里。
  一片祥和喜庆。
  似乎今年风调雨顺,四海清平,又是一个吉祥如意的欢喜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