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上海计划
“建城?殿下,您……您不会是开玩笑吧?”谢县令满脸的不可思议,要知道,建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,财力、物力和人力,三者缺一不可,而且就算这三者全都有了,可是还必须要有朝廷的批准,否则就算是亲王也没有权力新建一座城池。
“六郎,长江沿岸港口众多,而且自此向南不远,就是台州和温州,那里可都是有名的海港,有必要再华亭这里再建一个港口吗?”李恪虽然对苏州这里的政事不太关心,但是对周围大概的地理情况还是十分清楚的,在他看来,周围的港口都是现成的,根本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再建一个。
李愔听后却是笑道:“三哥你有所不知,长江沿岸的港口虽然多,但却只是河港,以前无论海运还是河运,用的都是平底船,所以影响还不太大,但是现在在海面上,跑的都是新型的尖底船,而且船只也越造越大,这样一来,很多海船就无法再到河港停泊,另外长江上的那些港口集中的货物想要出海,也必须要换海船,而这也需要一个大型的海港,因此无论从哪方面,都有建一座新港口的必要!”
李愔说到这里,停了一下继续又道:“至于为什么要将新城建在华亭,主要是有两个原因,第一个就是这里是长江出海口,长江沿岸的船只到了这里,不必再冒险进入大海,直接将货物转移到海船上即可。第二个原因也是地理上的因素,华亭除了东面是大海外,其它三面都是富庶的鱼米之乡,更是我大唐的主要丝绸产地,将港口建在这里,也正加方便周围货物的集散,若是再向南运到台州或温州,必然会增加货物的成本,因此从长远来看,在这里建一座港口城市也绝对有必要的!”
李愔的一番话,让在座的李恪和谢县令都是连连点头,李恽和李贞并不关心建城的原因,他们想的是在这座新城建设完成后,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利益?
“六郎,既然如此,那咱们就建一座新城,不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你打算如何做?”李恪这时也被挑起几分雄心,这里是他的封地,若是真的能建一座超大型的港口,其它的不说,他的功绩绝对会随着这座城市被史官大加书写,而不会只挂着一个皇子的名号。
“呵呵,建城的确是件麻烦的事,不过只要一步步来,却也并不算太难,首先父皇那里不用担心,我回到长安后,会将这件事的原因解释清楚,他肯定会同意。另外谢县令你们这些地方官也要帮忙组织人手,先在这里兴建一个供大船停靠的码头,至于所需要的财力与物力,我已经让登州那里在准备,很快就会送来,所以组织人手的事,谢县令要通知苏州的郑别驾赶紧准备一下,以免耽误了时间!”李愔满脸自信的说道。他在登州之所以停了好几天,大部分都是在安排这件事。
李愔是苏州刺史,他既然都已经同意,那么谢县令自然也应该照办,不过谢县令听到让他组织人手时,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,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说道:“启禀殿下,组织人手的事能不能向后推迟一段时间?因为现在刚好是春种时节,再加上春荒,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,若是再调他们来做民夫的话,恐怕会出问题啊?”
按照大唐律法,所有百姓都要服徭役,也就是免费为国家劳动,一般来说每年不会超过二十天,这叫做正役,不过这个天数并不是固定的,每当政府事情较多时,朝廷随时可以增加徭役的天数,这叫做派役,不过正役和派役加在一起,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天,而且派役算是额外的劳动,可以抵消税收。李愔要想建设码头,必然要以服徭役的名义,让周边的百姓前来劳动,不过现在是春忙时节,一般政府是不会在这种时候让百姓服徭役的,主要是担心耽误农时。
没想到李愔听到后,却是大笑道:“谢县令误会了,我让你准备人手,其实主要是想帮你们,蚕桑业在这两年内,都会呈现一种不景气的状态,苏州及附近那么多的蚕农,想要靠养蚕养活一家实在有些困难,所以在建设码头时,我准备进行招工,干活的人可以领取一份报酬,虽然不多,但只要肯干活,养活一家几口还是没问题的。只不过你们却要请一些码头建设的专业人才,做好这方面的规划,免得日后还得再改建!”
听到李愔的话,谢县令只感觉眼前一亮,果然不愧是齐王殿下的手笔,如此一来,不但解决了码头建设的人力问题,而且还解决了苏州附近蚕农的吃饭问题。只不过这个成本实在有点高,估计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李愔能拿的出来。
不过李愔的钱也不是白拿的,而且建设一个港口城市也不是仅仅一个码头就能建成的,这只不过是初期的基础罢了。接下来李愔提出要在华亭这里开办造船厂和食品加工厂,而且还要招募渔民,依照登州那边开办捕捞队,这些都要眼前这位谢县令在土地、人力方面提供帮助。
谢县令也不是蠢人,他知道若是这座新城建好,那么华亭这里的肯定会随之繁荣起来,百姓的生活肯定也会更好,至少不用再担心饥荒的问题。另外水涨船高之下,他可就不仅仅是个华亭县令了,甚至若是能成为像温州那样的大港口,说不定华亭还能由县升州,凭着这份政绩,他的仕途绝对是前途无量。
正是想到上面这些,谢县令不由得感到心头火热,这座新城不但关系到当地百姓的生活,也关系到自己的前途,因此于公于私之下,自己都要全力帮助把新城建起来,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对李愔提出来的那条件,自然全都一口答应下来。况且旁边还有一个李恪,他才是苏州的刺史,也就是谢县令的顶头上司,现在李恪也赞成建新城,所以就算是有什么问题,也怪罪不到他的头上,他只要按李愔的吩咐办事就成了。
建城的事商定下来后,谢县令又请李恪和李愔将新城的名字定下来,这在古人看来,可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。结果不但李恪兴致勃勃的开始想新城的名字,连李恽和李贞也来凑热闹,毕竟万一新城是用他们想到的名字,那可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。
对此李愔却表现的十分霸道,大手一挥直接将后世上海的名字照搬过来,按说这个名字要到宋朝才会出现,结果一下被他提前了好几百年。对于上海这个名字,李恪三人一开始并不服气,不过李愔拿出自己的杀手锏,因为建造码头的资金都是他出的,自然有优先定名权,这下总算将名字定了下来,而且李愔还将开发新城的计划直接命名为“大上海计划”。他希望后世那个繁华无比的大上海,有一天能在自己手中诞生。
对于建造新城这么重要的事,李恪迸发出无比的热情,和李愔商量自己干脆不去流求了,直接留在苏州这里坐镇,督促工程的进展,若是遇到什么问题,他也好就地解决。对这个提议,谢县令自然是举双手赞成,毕竟有个亲王在背后支持,办什么事都会容易一些。
不过李愔却不同意,他告诉李恪,建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光一个码头就要建造好久,而码头建成后,李愔才能在这里投资建厂,然后慢慢的吸引人气,只有等到人气足够之时,才可以正式开始城市规划。这期间估计没个几年时间的积累是不行的,所以李恪现在留在这里也没用,还不如按原计划去流求看看。
李恪想了一下感觉也对,于是也不再坚持,亲笔给苏州的郑别驾写了封信,将李愔的大上海计划交待清楚,交给谢县令让他帮助转交,然后这才离开孙老头的小店,登上大船继续南下。
不过就在李愔他们离开华亭没几天,船队就被登州赶来报信的快船赶上,信使是陆洪派来的,送来的也是一个李愔早有准备的消息,那就是新罗和百济终于打起来了。
事情发生在李愔他们离开登州没几天,新罗女王提前分娩,在边境早已经做好准备的百济立刻起兵,由王子扶余璋亲自带兵,直指新罗腹地。一开始新罗被打的措手不及,接连被攻陷数十城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新罗和百济的城在大唐看来,其实就是一座座的小村庄,几十户人家也叫一城,听起来都让人感觉寒酸。
虽然新罗开始时吃了败仗,但毕竟实力比百济雄厚,因此在以空间换取时间后,由大将金瘐信组织人马开始反攻,要说这个金瘐信还是有几分本事的,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,却还能把百济的攻势给挡住,甚至连打了几个胜仗,一时间百济的士气受挫,不敢再轻易进攻,战场上顿时呈一种胶着状态。
新罗和百济的战争已经打响,而且现在这种状态,也正是李愔想要看到的,只不过在信使带来的情报中,却有一条让李愔大皱眉头的消息,虽然这个消息并不能说明什么,但却让他有一种极其不妙的预感。
(未完待续)
“六郎,长江沿岸港口众多,而且自此向南不远,就是台州和温州,那里可都是有名的海港,有必要再华亭这里再建一个港口吗?”李恪虽然对苏州这里的政事不太关心,但是对周围大概的地理情况还是十分清楚的,在他看来,周围的港口都是现成的,根本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再建一个。
李愔听后却是笑道:“三哥你有所不知,长江沿岸的港口虽然多,但却只是河港,以前无论海运还是河运,用的都是平底船,所以影响还不太大,但是现在在海面上,跑的都是新型的尖底船,而且船只也越造越大,这样一来,很多海船就无法再到河港停泊,另外长江上的那些港口集中的货物想要出海,也必须要换海船,而这也需要一个大型的海港,因此无论从哪方面,都有建一座新港口的必要!”
李愔说到这里,停了一下继续又道:“至于为什么要将新城建在华亭,主要是有两个原因,第一个就是这里是长江出海口,长江沿岸的船只到了这里,不必再冒险进入大海,直接将货物转移到海船上即可。第二个原因也是地理上的因素,华亭除了东面是大海外,其它三面都是富庶的鱼米之乡,更是我大唐的主要丝绸产地,将港口建在这里,也正加方便周围货物的集散,若是再向南运到台州或温州,必然会增加货物的成本,因此从长远来看,在这里建一座港口城市也绝对有必要的!”
李愔的一番话,让在座的李恪和谢县令都是连连点头,李恽和李贞并不关心建城的原因,他们想的是在这座新城建设完成后,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利益?
“六郎,既然如此,那咱们就建一座新城,不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你打算如何做?”李恪这时也被挑起几分雄心,这里是他的封地,若是真的能建一座超大型的港口,其它的不说,他的功绩绝对会随着这座城市被史官大加书写,而不会只挂着一个皇子的名号。
“呵呵,建城的确是件麻烦的事,不过只要一步步来,却也并不算太难,首先父皇那里不用担心,我回到长安后,会将这件事的原因解释清楚,他肯定会同意。另外谢县令你们这些地方官也要帮忙组织人手,先在这里兴建一个供大船停靠的码头,至于所需要的财力与物力,我已经让登州那里在准备,很快就会送来,所以组织人手的事,谢县令要通知苏州的郑别驾赶紧准备一下,以免耽误了时间!”李愔满脸自信的说道。他在登州之所以停了好几天,大部分都是在安排这件事。
李愔是苏州刺史,他既然都已经同意,那么谢县令自然也应该照办,不过谢县令听到让他组织人手时,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,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说道:“启禀殿下,组织人手的事能不能向后推迟一段时间?因为现在刚好是春种时节,再加上春荒,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,若是再调他们来做民夫的话,恐怕会出问题啊?”
按照大唐律法,所有百姓都要服徭役,也就是免费为国家劳动,一般来说每年不会超过二十天,这叫做正役,不过这个天数并不是固定的,每当政府事情较多时,朝廷随时可以增加徭役的天数,这叫做派役,不过正役和派役加在一起,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天,而且派役算是额外的劳动,可以抵消税收。李愔要想建设码头,必然要以服徭役的名义,让周边的百姓前来劳动,不过现在是春忙时节,一般政府是不会在这种时候让百姓服徭役的,主要是担心耽误农时。
没想到李愔听到后,却是大笑道:“谢县令误会了,我让你准备人手,其实主要是想帮你们,蚕桑业在这两年内,都会呈现一种不景气的状态,苏州及附近那么多的蚕农,想要靠养蚕养活一家实在有些困难,所以在建设码头时,我准备进行招工,干活的人可以领取一份报酬,虽然不多,但只要肯干活,养活一家几口还是没问题的。只不过你们却要请一些码头建设的专业人才,做好这方面的规划,免得日后还得再改建!”
听到李愔的话,谢县令只感觉眼前一亮,果然不愧是齐王殿下的手笔,如此一来,不但解决了码头建设的人力问题,而且还解决了苏州附近蚕农的吃饭问题。只不过这个成本实在有点高,估计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李愔能拿的出来。
不过李愔的钱也不是白拿的,而且建设一个港口城市也不是仅仅一个码头就能建成的,这只不过是初期的基础罢了。接下来李愔提出要在华亭这里开办造船厂和食品加工厂,而且还要招募渔民,依照登州那边开办捕捞队,这些都要眼前这位谢县令在土地、人力方面提供帮助。
谢县令也不是蠢人,他知道若是这座新城建好,那么华亭这里的肯定会随之繁荣起来,百姓的生活肯定也会更好,至少不用再担心饥荒的问题。另外水涨船高之下,他可就不仅仅是个华亭县令了,甚至若是能成为像温州那样的大港口,说不定华亭还能由县升州,凭着这份政绩,他的仕途绝对是前途无量。
正是想到上面这些,谢县令不由得感到心头火热,这座新城不但关系到当地百姓的生活,也关系到自己的前途,因此于公于私之下,自己都要全力帮助把新城建起来,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对李愔提出来的那条件,自然全都一口答应下来。况且旁边还有一个李恪,他才是苏州的刺史,也就是谢县令的顶头上司,现在李恪也赞成建新城,所以就算是有什么问题,也怪罪不到他的头上,他只要按李愔的吩咐办事就成了。
建城的事商定下来后,谢县令又请李恪和李愔将新城的名字定下来,这在古人看来,可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。结果不但李恪兴致勃勃的开始想新城的名字,连李恽和李贞也来凑热闹,毕竟万一新城是用他们想到的名字,那可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。
对此李愔却表现的十分霸道,大手一挥直接将后世上海的名字照搬过来,按说这个名字要到宋朝才会出现,结果一下被他提前了好几百年。对于上海这个名字,李恪三人一开始并不服气,不过李愔拿出自己的杀手锏,因为建造码头的资金都是他出的,自然有优先定名权,这下总算将名字定了下来,而且李愔还将开发新城的计划直接命名为“大上海计划”。他希望后世那个繁华无比的大上海,有一天能在自己手中诞生。
对于建造新城这么重要的事,李恪迸发出无比的热情,和李愔商量自己干脆不去流求了,直接留在苏州这里坐镇,督促工程的进展,若是遇到什么问题,他也好就地解决。对这个提议,谢县令自然是举双手赞成,毕竟有个亲王在背后支持,办什么事都会容易一些。
不过李愔却不同意,他告诉李恪,建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光一个码头就要建造好久,而码头建成后,李愔才能在这里投资建厂,然后慢慢的吸引人气,只有等到人气足够之时,才可以正式开始城市规划。这期间估计没个几年时间的积累是不行的,所以李恪现在留在这里也没用,还不如按原计划去流求看看。
李恪想了一下感觉也对,于是也不再坚持,亲笔给苏州的郑别驾写了封信,将李愔的大上海计划交待清楚,交给谢县令让他帮助转交,然后这才离开孙老头的小店,登上大船继续南下。
不过就在李愔他们离开华亭没几天,船队就被登州赶来报信的快船赶上,信使是陆洪派来的,送来的也是一个李愔早有准备的消息,那就是新罗和百济终于打起来了。
事情发生在李愔他们离开登州没几天,新罗女王提前分娩,在边境早已经做好准备的百济立刻起兵,由王子扶余璋亲自带兵,直指新罗腹地。一开始新罗被打的措手不及,接连被攻陷数十城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新罗和百济的城在大唐看来,其实就是一座座的小村庄,几十户人家也叫一城,听起来都让人感觉寒酸。
虽然新罗开始时吃了败仗,但毕竟实力比百济雄厚,因此在以空间换取时间后,由大将金瘐信组织人马开始反攻,要说这个金瘐信还是有几分本事的,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,却还能把百济的攻势给挡住,甚至连打了几个胜仗,一时间百济的士气受挫,不敢再轻易进攻,战场上顿时呈一种胶着状态。
新罗和百济的战争已经打响,而且现在这种状态,也正是李愔想要看到的,只不过在信使带来的情报中,却有一条让李愔大皱眉头的消息,虽然这个消息并不能说明什么,但却让他有一种极其不妙的预感。
(未完待续)